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当前位置:科协首页》科普论坛

主席访谈:强化服务 提升水平 促进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04-30 00:00:00  浏览:

科协组织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责任。面对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三服务一加强”的能力,是各级科协组织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着力点,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科协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要求。各级科协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工作。这是科协工作的有效着力点。

科协工作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科协既不是党政部门,也不是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权力,可供直接支配的资源也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大团体意识,发挥大联合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团结吸引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推进科协组织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科协既有人才、智力方面的优势,又有组织、网络方面的优势,具有长期面向社会开展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的丰富经验,有能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集成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做好科协工作。能不能把科协事业做好做大做强,归根到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把社会力量广泛动员起来,搭建社会化的科协工作舞台。这个舞台有多大,科协的能力就有多大,科协的地位就有多高。多年来,科协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与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已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党政部门、其它人民团体的联系合作,积极争取他们对科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共谋发展中实现多赢,借船出海,借路出行。

二、把握切入点,全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科普法》明确规定,各级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成立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并且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各级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级科协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抓好科协的科普活动,着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切入点。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人群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4%,城镇劳动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云南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0.98%,不到全国的一半。临沧市虽然没有调查数据,但是作为全省的欠发达地区绝对比全省的水平还要低。而欧美国家已经达到22―23%。公众科学素养合格率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协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科技团体、专家的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设计和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把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作为己任,是急党政所急、想党政所想的有效举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围绕贯彻实施《纲要》,切实强化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积极推动《纲要》的贯彻实施。二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素质。深入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农村群众消除愚昧、反对迷信,打破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和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科学素质。加强社区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等科普设施建设,引导和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和应用科普知识的热情。四是要围绕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继续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为青少年创新实践创造良好条件。五是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三、提升凝聚力,全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科协的工作,首先是要做人的工作,依靠科技工作者开展活动,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如果不能有效地团结动员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那就是科协组织的重大失职。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依靠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工作者,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要建立工作制度,加强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建立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交流的经常性平台,如定期召开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使之形成制度。通过会议的学习、工作经验交流和信息反馈,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工作情况和需求,从而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关系。

二要建立沟通网络,体现“家”的温暖。畅通科技工作者与科协组织交流的渠道,实施科协的“凝聚力”工程,通过召开联谊会、座谈会及对科技工作者进行慰问等活动,时时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处处为科技人员排忧解难,使科协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知心人”,把家的温暖延伸到科协组织的各个角落,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他们的力量,激励他们多为实施“科教兴临”战略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作者:齐庆梅)

临沧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周�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Copyright® by YUN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