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当前位置:科协首页》科普论坛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全力做好“三个服务” 促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临沧市科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体会

2013-01-05 00:00:00  浏览: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的首要政治任务。科协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通知精神,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走在前列,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紧密联系实际,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对科技工作、对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科协工作,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创新突破口,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满足群众需求、密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等方面,把科协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全力实施《全民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竭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临沧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不断推进公众的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在全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的科普教育工作体系,为推动临沧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2年11月,临沧市人民政府以临政发�2012�166号文件,下发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明确了未来5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的5大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5项工程具体措施,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科协组织作为实施《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作为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协工作者要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确保“十二五”末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顺利实现。

1、积极主动,履行好《纲要》办职责。各级科协作为《纲要》办牵头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和考核等工作制度,督促成员单位开展活动,积极争取政府协调解决《纲要》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顺利实施《纲要》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2、发挥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要以深化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抓手,推动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推动公众整体,科学素质的提高。一是要依托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和“全国宣传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二是要继续开展“普及科学理论、服务群众需求”活动和“百村万户学科技助产业兴临沧”科普行动,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送去农村实用技术、科学生活常识等科普知识。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的功能,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观看展板和亲手操作展教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

3、强化阵地,充分发挥农函大的作用。临沧是农业市,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关乎全民素质的提升。农村致富函授大学是科协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好农函大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农函大培训为切入点,切实加大科学知识普及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素养。

二、全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竭诚为满足群众需求服务

1、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财政部2006年起实施的一个科普项目,每年在全国评比、筛选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支持、鼓励他们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劳动技能。一是要以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协会建设。目前全市有850个产业协会,要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农村产业协会建设,通过抓农村产业协会的提升,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二是要把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作为农村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在普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技术示范、品种示范、管理示范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临沧新农村建设。三是要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己任,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依托临沧市已成立的7支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深入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科普工作,认真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四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不断涌现出来的科普带头人的能人效应、示范效应、辐射效应,使其带领广大会员和农民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举办技术培训、进行科技示范、发展产业经济、实现增收致富。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特点,将广泛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健康生活、防灾减灾、低碳环保等观念和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促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科协组织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切实加强对社区科普工作的组织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形成社区科普工作的合力,提升社区科普工作水平。加大对社区科普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在工作内容上,要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活动。在工作对象上,要让科普工作覆盖社区全体居民,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获得有益知识,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在工作手段上,要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建立完善社区科普基础设施,拓展和发挥其科普功能。积极开发成本低、效果好的各类流动科普展品。同时,应着力建设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吸引专家担当科普志愿者。

三、全力搭建“三个平台”,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科协组织的基本职责。因此,科协组织要坚持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搭建好三个平台,努力提供多种形式的周到服务。

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人才的学术创新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融合。学术交流是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需求。各级科协组织和科协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要采取多种形式活跃学术思想,突出重点,展示亮点,促进自主创新、学科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为提升临沧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2、搭建建言献策平台,促进科技人才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建言献策是提升科协和学会工作影响力和显示度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产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科协和学会的智力资源优势变成工作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要组织科协界的政协委员,认真撰写提案,积极参政议政;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临沧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决策的科学化献计出力。

3、搭建典型宣传、表彰奖励平台,促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市科协要开展好每两年一届的“临沧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表彰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对获奖者进行集中宣传;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参加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云南省青年科技红河奖、拔尖人才等奖项的评选,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庆梅)

临沧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裴蕾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Copyright® by YUNAST.cn. All Rights Reserved